牦牛山下
三 记忆碎片(旧版)

漂石

短篇 |  杂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1

“轰隆”一声,平静的江面冒出一朵小小的磨姑云,满面很快归于平静,只见白花花的雅鱼漂满了江,秋天的早晨有些阴冷,天空中又飘着细细的雨丝,我和父亲都是旱鸭子,我们只能将铁钩绑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顺着水势把飘浮在江面上的鱼捞到河边的乱石堆里,有的已经死亡,有的似乎震晕过去还在乱石堆上不停跳动。

看来运气不错,父亲边捞鱼边喃喃自语,我则神情专注地准备捞一条飘到江中心去的大花鱼,只是手中竹竿不够长,唯有静静等待,江水回旋的时候会自动把鱼送回江边就可以轻而易举把它捞上岸,面对自然的力量,我们虽不能改变,但是可以认识并利用它。

鱼捞得差不多的时候,时间已经整整过了两个小时,那么多鱼该怎么处置呢?除了家里饱餐一顿外送几条给隔壁张大爷,剩下的卖出去赚点钱补贴学费,父亲果断地做出了安排。

滴水的背兜在背上往下沉,人迹罕见的沙滩留下四只深深的脚印,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平静的江面有一股让人敬畏的力量在日夜不停地奔流,受了惊吓的鱼儿恢复了往日生活的平静,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寻找可口的虫虾泥沙。

2

深秋季节的一个上午,我挎着猎枪,唤上猎狗,顺着山脊爬到层峦叠嶂的牦牛山深处打猎,养狗千日,放狗一时。猎狗在我身前身后兴奋地蹿来蹿去,那股劲儿也带动了我的情绪,一定要打一张麂子、岩羊或是野猪回来,我暗暗下定决心。

只要狗们积极性高就一定会嗅到猎物的气味甚至会看到它们的足迹,到时就会顺藤摸瓜准确找到猎物所在的位置,想起这些我就怀着狗一样兴奋的心情顺着山势费劲地往上爬。

到了山顶,我用手拭去额上的汗珠纵目远眺,只见对面高大的锦屏山直插云霄,光滑的悬崖峭壁犹如画家笔下的风景,弯弯曲曲的雅砻江仿佛一根毛线泾渭分明将牦牛山与锦屏山分开,站在高处多少有点孔子登东山小鲁而登泰山小天下的感觉。

猎狗们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冲进了层层密布的树林,不一会儿便听见急速而有节奏的“哽哽”声。

“有搞”,我慌忙背起猎枪兴奋地高一脚低一脚地尾随叫声追踪而去。凭我围猎多年的经验,一旦发现猎物只要狗们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从山顶到山脚再从山脚到山顶反反复复奔波几个来回,结局要么猎物被追赶得精疲力竭后被狗撕咬或是遭主人枪杀,要么在狗眼皮底下成功逃脱。

不论何种结局我都只能以逸待劳,我只能顺着山梁从山的西面到东面找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隐藏在一棵高大的紫油树下屏住呼吸蹲守。顽强的猎狗与一心想保命的猎物进行巅峰对决,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

当猎物从山与山的夹缝里冲上山来,那是一只黄色的麂子。我敏捷地端起猎枪,迅速扣动板机,准确无误地将子弹发射出去,只见那麂子一个翻身就倒在血泊之中。

场面虽然血腥,但狗和我都兴奋到了极点,狗迅速的猛扑过去,我则三步并作两步从山顶直冲下来,那样子仿佛老鹰捉小鸡,狗伸出长长的舌头贪婪地?食麂子脖子中枪处汨汨流出的殷红鲜血,我严厉地吆开那怀着成功与喜悦心情的狗,迅速脱下背后的网袋,费劲地将猎物装进网袋里背着向山下走。

我的身后留下了一滴滴的鲜血,有的渗入地下,有的留在枯枝败叶上,狗疲倦地紧随在我身后,显然没有了上山前夸张的动作,狗的眼神里充满了失望与沮丧。

3

清晨,我在深山里伴着淙淙的流水声醒来,然后在寂静的山脊前撒野,脚下不知名的白色五辨小花开了一地,我极其舒服地将胸中沉积了一夜的浊气长长地呼出来,又深深地吸进毫无污染的自然空气,一股极舒服的感觉在心中油然而生,犬牙交错的山峰间两颗明亮的星星犹如一对不离不弃的鸳鸯在交相辉映,黑色的幕布渐渐拉开。

刚进山时那一轮弯月在明晃晃的太阳下明目张胆地悬挂在空中,同行的人不由得啧啧称奇,日月同辉的景象此前从未见过,也许心中燃烧着强烈的欲望,满目关注着名利,没有心思关注神奇的自然景观,天行健也好地势坤也罢,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是人生修行中永恒的主题,似乎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帕思卡尔说的吧,世界上一切灾难都起源于人不肯呆在自己的房间里,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大多数人都在浮躁中痛苦地生活,只要孤单地呆上五分钟都觉得难受,别说去做一棵有思想的小草或者野花。

昨天,我在上山的路上到一农户家歇脚,与年近五旬的女主人交谈,了解到女主人新近到山东维坊打了九个月的工,包吃包住外月资三千,在一马平川的山东平原生活,觉得深山生活已有些不习惯,女人显得坐立不安、无所适从,城市对人的诱惑和改变从一老妪身上大致如此,何况想要过上好日子的青年男女?难怪中国农村会有那么多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上完初中大概十六岁的花季少男少女若考不上高中便从农村走向城市,开始漫长的打工生涯,至于农村的土地就让它荒废吧!

喳喳的喜鹊声从一颗掉光了叶子的核桃树上传来,我收回四处游荡的思绪,对着静谧的山谷,一种莫名的感动在血液里流淌,只是麻醉的神经反应有些迟钝。

4

开学在即,回想学习经历,我觉得小学的经历最令人难忘。一双黄胶鞋,一条天蓝色的确良裤子和一件草绿色军上衣,没有袜子和内衣内裤,一个斜挎的军用书包,包里放一本语文和数学书加两本作业本。学校在三公里外的村小,校内几间瓦房座落在一棵高大的槐树下,树根四五个大人合抱恐怕都难以合拢,树枝和叶子完全可以用“遮天蔽日”形容,让人想起庄子笔下无用的那棵大树,大树因在木匠眼中毫无用处而得以存活几百年,而那材质有用的早成木匠的刀下鬼。小朋友们在并不规则的球场上嬉戏打闹,有打蓝球的、跳橡皮筋和老鹰捉小鸡的,学校西墙边挖了两口十来个平方的鱼塘,欢快的鱼儿在水中游来荡去自由自在好不快活,每天早上到学校的路上拨一些鲜活的嫩草带上到校喂鱼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

上课需步行一个多小时,放学后得到距学校五百米外的地方放牛,那里关着三条水牛,夕阳西下时我只得独自一人骑在牛背上手拿语文背两首古诗,再拿数学诵几则法则,任牛儿在脚下卟哧卟哧地大口吃草。牛是否吃饱主要看牛肚凹起的地方是否趋平,若像一颗吸足血的虱子坚挺饱满,便心满意足地赶牛入圈,趁着暮色跑步回家。

有一回我在奔向回家的路上突然从路上方箭一样射下一个黑色的东西,让我哎呀地大叫一声才看清那是一条可恶的乌桑蛇,从此蛇在我内心深处便觉得既丑恶又可恨可怕,与希腊神话里引诱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的智慧之蛇相去甚远。有一次我到山东青岛出差参观一个动物园时与一条蟒蛇拍照合影,那蛟足足有十来斤软绵绵的让人甚是害怕,总担心一不小心会攻击人,还有一个假期我在村子背后的山坡上放羊,跟随的猎狗不断在树林里狂吠,原本以为找到了一只让人眼馋的猎物,跑近一看是一条蟒蛇盘在树下将扁平的头高高抬起吐信,看了令人毛骨悚然,我立马捡起脚下一块石头猛砸过去那蛇才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

中学课本中最让人感动的是两篇文章,至今我还记得。一篇是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那是德军入侵村庄将禁止用母语而改用德语授课的背景下老师用母语哽咽着上的最后一课,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一篇是朱自清的《背影》,写儿子与父亲的牵挂与别离,特别父亲在车站给儿子买水果翻越栏杆时那笨拙的背影犹如历历在目,让人终身难忘,那是亲情,是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读了让人潸然泪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