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我是大官人柴进
第四十五章 扶摇直上(旧版)

忙忙碌碌

同人 |  影视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大宋军中也有安家费。

所谓折支钱,就是在招募新军时给的钱。

一般是给三贯。

如果遇到大灾之年,朝廷会减半给。

就是这么赤裸裸的不要脸皮。

灾民能得一口饭吃已经庆幸。

哪还敢计较安家费的多少?

这笔钱给过了。

底下就是正常给军饷。

若战死了,是没有抚恤钱可言。

朝廷根本没有这个开销项目。

早年给的安家费,就是你的卖命钱。

死便死了。

虽不至于说是胡人的那种一钱汉的态度。

但也就值得两三贯钱。

甚至更少。

二百贯钱,按当时农村的平均年收入,等于是一个壮年劳动力,除了耕作外,还要当长夫,还要种菜,担柴,做各种劳役,几十年时间的纯收入。

甚至更久。

京东西路这里,一亩上好水田约是七八贯钱一亩。

旱田就是四贯左右。

两三年的纯收入,能买一亩旱田。

当然,得省得下来才行。

柴进给这些阵亡将士的抚恤,这些将士的亲人,可以直接买上几十亩水田旱地。

算是侪身进入小地主阶层。

此后衣食无忧了。

“洒家都想战死了。”

鲁达的话只是有感而发。

毕竟眼前的事太具冲击力。

不过看左右小军的模样。

似乎真的是有人在考虑这件事情。

“不要胡想。”

林冲对左右道:“月俸六贯,吃的也好,一年几十贯,几年就是二三百贯。打仗打赢了,大官人还会有赏钱的。”

柴进在一旁听到了,笑着点了点头。

此事已经对武官们传达了。

只是还要等些时日。

先救治伤兵,抚恤阵亡将士。

然后才给立功将士赏钱。

这一点倒是和宋军类似。

打了胜仗,照例有赏钱。

当然,宋廷为了邀买军心。

新君即位。

新年正旦。

册立皇太子。

类似事情都会犒赏禁军。

弄到后来,节假日禁军就等赏。

将领,官员,宗室,都等着发钱。

成为惯例。

弄到尾大不掉。

成了财政上的严重负担。

在柴进这里,自不会犯这种莫名的错误。

抚恤阵亡。

奖励有功将士。

除此之外,不可能随意滥赏,军心反会败坏。

看到柴进点头。

获赏之事确定。

真的是喜出望外。

这一下,军心颇为沸腾。

很多人眼中只有兴奋。

对死去袍泽兄弟的痛惜。

还有血腥战场带来的冲击,以及后怕的情绪,瞬间就是一扫而空了。

……

高唐州的征剿官兵惨败,几近全军覆没的消息,也是迅速在四周州县发酵开来。

对高廉来说,这事对他影响极大。

毕竟几千兵马如冰雪般消融。

完全消失不见了。

逃出去的一千多人,多半是乡勇和厢军。

禁军寥寥无几。

对高廉来说这简直是当头一棒。

厢军还好说,毕竟就是地方驻军。

花几千贯就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建制。

禁军的装备,具甲,兵器。

这可是天文数字。

对高廉来说,要么老实向朝廷上奏,承认战败,承担责任。

要么就得破财。

花几万贯重建一部份禁军。

再花几万贯买通朝中重臣,隐瞒战报消息。

很明显,高廉是选择了后者。

这种操作在徽宗年间可并不少见。

不足为奇。

方腊造反后连续攻破数个州县。

最后连杭州都打下来了。

杭州当时虽不是如南宋年间成为临安,京师所在。

但此时也是东南重镇之一,也是知名的大府。

这样的重镇失陷,徽宗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地方官员和朝廷中枢的文官联手,把消息给压下去了。

后来还是几个不想背黑锅的文官联名上奏,才把这个劲爆消息给捅到天子案前。

高唐州这里失陷几千兵马在重臣们眼里只是小事。

毕竟还没有失陷州县。

能瞒上,却瞒不了下。

整个河北东路和京东西路,京东东路都是轰动了。

不光是济州震动,沧州震动,临近的青州,密州,沂州,登州,东平府等诸路各军州各县,都是受到了这一次战事的极大影响。

在此之前,很多人都知道梁山。

但只是视其为打家劫舍的草寇。

万没有想到他们居然能正面硬捍官兵。

且是几乎把征剿梁山的四千多官兵,几乎全歼。

对地方官府的影响可想而知。

北宋进入徽宗之前,地方上已经陆续有不少匪盗。

进入徽宗时代后,大量的贪官横行。

皇帝自己穷奢极欲。

南方和北方都先后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梁山在击败高唐州官兵之前也是相当出名的山寨。

但正面对抗几千官兵。

俘虏兵马都监。

斩杀了知府的小舅子。

这几件事做下来。

那些什么清风山,二龙山,桃花山,相比起梁山来就逊色的多了。

一时间,梁山好汉的声名,柴进柴大官人的声名,可谓是扶摇而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