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历史:开局盘点十大诗人!
第39章 原来你就是种田文鼻祖!(求鲜花评价票!!!)(旧版)

嵇叔夜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谢灵运尴尬无地。

但是他死活想不通,这么牛B的一个陶渊明,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听过。

“不知诸位,是否听过陶渊明此人?”

问这话的不是别人,而是宋文帝。

宋文帝虽然年轻,但是他还是很重视人才的。

然而,全场沉默了。

这样一位诗人,在后世影响力这么大,怎么在场的官员都没有人认识?

半晌之后,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开口了。

“老臣去年从临川太守卸任。记得五六年前,还是前朝的时候,有一个彭泽县令,只做了八十多天,就弃职而去了,这个县令就叫陶渊明。当地人都称他靖节先生,我想这个视频中的陶渊明会不会就是此人?”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官员坐在一隅。

“哦?爱卿,你可曾听说过这位陶渊明是东晋哪位名将之后?”

“我好像记起来了,这个人是东晋大司马陶侃的曾孙!”

“哇,果然是名将之后……”

众臣议论纷纷。

陶侃,在后世被奉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在东晋时,他曾平定苏峻之乱,为东晋的稳定作出过巨大贡献,最终官至大司马。

谢灵运此时方才觉得傻眼了,自己光凭着东晋名将之后、山水田园诗鼻祖这些标签就认定是自己上榜了,确实未免草率。

但是,他和所有的人都有一个疑惑:这个陶渊明,何以成为当时水平最高的诗人呢?

且看看他的作品再说。

这时候,背景音乐逐渐变得悠扬清净,似如春风拂面办清新。

画面上的文字逐渐显现出来了。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看完这首诗,在座的各位包括谢灵运,通通愣住了?!

这人是个农民啊?

这不就是描写了一个农民的普通日常吗?

利用现在种田文的角度来看,没有爽点,连个普通种田文都算不上。

难道他就是种田文的鼻祖?

面对众大臣惊愕的眼神,宋文帝咳嗽了一声:“各位臣工,谁能告诉我这首诗好在哪里?”

众臣面面相觑,最后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谢灵运。

你不是号称山水诗鼻祖么?你来品评一下?

谢灵运也是一脸懵。

这诗,你说它不好吧,但感觉画面感很强,人读了之后极易产生代入感。很容易走进这个情境之中。

但这诗你要说他好吧,感觉就是一个农民在记录自己的日常。辞藻、意境、情感,都非常朴素。

谢灵运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此时通俗易懂,清新自然,读之令人神清气爽,仿佛置身于山水田园之中,一种旷达悠然的心情油然而生……”

没想到宋文帝对他的点评还很满意,连连点头。

不过,就凭种类型的诗,真的能够超越曹操,吊打白居易,直接排到第六?

怎么感觉有点玄幻呢?

难道后世流行种田文了?

不过,这个种田可是扎扎实实真的种田啊,又是锄头又是豆苗的,怕是后世人没见过这玩意?

除了谢灵运懵逼之外,曹操也很懵。

这种豆、锄草、月下归家,怎么就成了名作了?这诗跟我老曹气吞山河、豪迈雄壮的那些诗能比吗?后代人到底是怎么搞的,会不会欣赏诗歌啊?!

这个时候,最郁闷的还不是这些诗人,而是东晋大司马陶侃。

看这人的介绍,东晋名将之后,难道是我的后代?

陶侃是寒门出身,在魏晋时期,出身寒门者想要出头,实在万难!

陶家,也就出了一个陶侃,基本上不会出第二个了!

但是……为什么我的后代,怎么就成了种田的农夫了呢?

这TM为什么不学学打仗,收复北地,建功立业啊?

我陶侃好不容易从寒门中混出头来,这就又给打回原形了?

这人,起码应该是我孙辈以后的吧。

现在这几个孙子,我都亲自教导,也没有一个在学种田啊……

陶渊明此时,正在家中和邻居喝着自家酿的米酒。

微醺之中,陶渊明看到了零界苍穹视频更新。

哇……我上榜了?

这么神奇?原来我这么牛!

邻居几个都不识字,也不知道陶渊明的大名,兀自在那嘀咕着:你不是五柳先生吗?叫陶潜吧?这又不是你上榜,你激动啥啊大哥!

陶渊明将碗中的酒一干二净,向几位邻居们高兴地说道:“我就是陶渊明!这诗是我写的,看到没?我写的就是我种豌豆的经历啊!草盛豆苗稀……”

“谁信呢?五柳先生,您喝多了吧?早点休息啊!”

“有这本事,你都当大官了,至于混到老还做个县令?”

“五柳先生,您醒醒酒啊,人家陶渊明可是大诗人,你现在改名叫陶渊明,来不及啦……”

陶渊明欲哭无泪。

他在心中大喊一声:真TM是我!

浴池同时,谢灵运在心中默默地哽咽着:真TM不是我!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