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仁主袁绍
56.山谷军营(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许攸,许子远。

南阳人,少时与袁绍、曹操交好。

中平元年,曾与刺史王芳谋废灵帝,立合肥侯。

史书上的三言两语远不如袁绍本人看得直观与详细。

在袁绍看来,许攸就是一个想要在兄弟面前出人头地,用自己的方式一展抱负的发小。

袁绍、曹操、袁术、许攸几个人一起长大,袁术且不提,另外三个人谁聪明,谁心思多,大家心里都有数。

许攸可以说是最聪明的。

但是受限于出身与所在层级,造成他的发展没有袁绍、曹操二人好。

甚至到后面,还不如他一直看不上的袁术。

曹操高低还有个曾经捐官的祖父,他是在朝中没有依靠的。

到后面有了依靠别人的意识,这才发现,自己发小,袁氏出生的袁绍,就是自己最大的靠山时,自然而然依靠袁绍。

而且许攸帮袁绍当了长时间的白手套,到处网罗豪侠,近朱者赤,也就养成了一定剑走偏锋的行为方式。

但是,这一切都难掩其智计。

如今的袁绍看得更清楚。

不论是许攸爱钱好官的性格,还是其不愿输于人的傲骨,都是几个人一起长大,彼此刺激造成的。

其实袁绍本来是想安排许攸到袁术手下听用,保证袁术的实力,以袁术的力量来平定南方,再行压制的。

结果呢,许攸明确表示看不起袁术。

袁绍还劝他忍耐,结果他不听,溜达出去办大事,结果坑了王芳。

袁绍早有先见之明,把许攸护了下来,前段时间还在洛阳作为袁绍与各方的消息中转站。

等黄忠带十常侍家产撤离洛阳之际,许攸也一并撤离洛阳,跟随黄忠到达魏郡。

现如今就驻留在山谷军营之中。

许攸的学识渊博,简单来说就是书读得多,而且不怕没有老师,南阳一带可以说是大汉的文萃之地,有大量的士族,也有相应的学院文化。

至于驻留山谷军营。

袁绍当然不是想着让许攸当将军。

而是让许攸做这五千人的战术老师。

战术不同于战略,战略眼光需要天赋、格局,战术本领则需要大量的积累,包括前人的总结以及自身的总结。

于是乎,为了保证自己手下有足够的中层军官,袁绍好说歹说,让许攸在山谷军营留下,给这五千人轮流上课。

也不一定需要会写字,只要长了脑袋会记事,能够把经典战役记下来,那么总有一天能开窍。

徐晃去整军。

袁绍继续带着沮授田丰二人在军营闲逛。

走入士兵的宿舍,都是十人的大通铺,但是给沮授田丰二人的印象却是整洁。

这其实极为难得。

为何?

比起让士卒吃饱,让士卒穿暖也是养兵一大难事。

为此,五年前,袁绍就开始收罗织匠与木匠,两年前,棉花开始大量培育,沤麻的工艺也开始改进,织机的效率也大大提升。

并且经过五年的改良,袁绍手下军士所着军服,都是以其能够想到的最结实耐用,也最剩布料的方式存在。

要想让军士保证整洁,干净衣服被褥是前提,这个时代没有洗衣粉和肥皂,如何让衣服变干净,一个字,锤。

如此洗衣,衣服的寿命自然而然变短。

为了满足袁绍保证士兵整洁的要求,三年前,袁绍手下研究院的农家就开始大量培育优质的麻,用来供给衣物。

养兵的奢靡比吃喝玩乐更盛,处处都是要钱,就以袁绍不断掏空袁家的手段,也不过收支平衡。

幸亏彼此玩了一手花的,从洛阳士族手里截流大部分十常侍的财产。

这笔钱难以计量,如果说硬要给个大概数值,那就是袁绍在不收税的情况下,可以用这笔钱养十万脱产士卒十年。

由此可想,刘宏依然没钱养兵,恐怕十常侍给其上供之后,反手必然又把钱以其他名头取进了自己的腰包。

袁绍并没有同情刘宏的想法,反而觉得他蠢,宦官的生死一向是皇帝一言而决。

只要给宦官定好了规矩,不徇私情,宦官必然老实得很。

这是一群衣食无忧却严重自卑的人群。

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权力,就是往上爬,至于他们的权力用来做什么?

有想捞钱的,但是少,主要就是想要健全的人能够高看自己一眼,如此足以。

东汉末年,宦官最大来源就是吃不上饭的洛阳人士,很无奈也很真实。

比起饿极了同类相食的禽兽,他们把主意打在自己的肢体上,说不得是一种另类的三观正。

袁绍倒没有看不起宦官的想法。

与许攸这种有明显性格缺陷的人相同,有明显缺陷的宦官都是袁绍的天然盟友,或者说皇帝的天然盟友。

不同于外戚能够很轻易在外朝作威作福,宦官有规定的居住地点,规定的出行时间。

宦官想要作威作福是需要很高成本的。

三人在一名教员的引领下四处溜达,没一会儿,文聘就过来给袁绍见礼。

至于为什么袁绍到山谷军营来,没有人出营十里迎接?

又不是出去参观,别人还给你铺个红地毯,自家爹妈下班回家,也没见儿子女儿上前递拖鞋,如果真有人这么干了,爹妈不会感概孩子长大了,而是第一时间检查家里四处,以免家里被炸了。

袁绍于山谷军营来说,就是大家长,没道理爹妈进了孩子卧室,孩子就连作业都不做了,正常情况都是放下一碟果盘,然后自己悄悄出门。

无论是皇帝出行还是领导出游,最忌讳的就是铺张,袁绍自然清楚。

文聘给沮授田丰介绍了一下山谷军营的情况,包括人员配置,设施,训练安排,各个方面都细细讲述。

袁绍这会儿就不用说话了,他不可能知道得这么细节,还省了唾沫。

不一会儿,军师大讲堂到了。

这是一个礼堂式的建筑,一个首脑台以及三百个座位的观众席。

这种建筑结构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可以说是相当奇葩。

奇葩之处就在于,地位更高的老师站位更低,地位更低的学生,站位更高。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